工业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能源的严重浪费是造成水泥工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如下:
(1)、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5%,而用于发电的煤量仅占总用煤量的35%,其它煤炭则用于工业及民用燃烧,有84%的煤炭直接燃烧,而水泥是直接燃烧的用煤大户。
(2)、我国水泥窑炉设备技术及制造水平较低,能源利用率不高,使用能耗高、排污量大和超期服役窑炉的现象相当普遍,平均热效率不足40%。
(3)、水泥工业中中小型企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比较落后,生产设备简陋,资源能源利用率极低,所造成的大气污染是惊人的。
(4)、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性落实不到位
目前,全国污染治理和用于污染防治有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这与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历史欠账太多和经济快速发展对环保投资的需求相比,严重不足;水泥工业更是如此。
排污收费标准太低,使得污染企业宁可交排污费,而不愿意花钱治理。例如,“两省九市”的二氧化硫收费标准过低,一般都在每公斤二氧化硫0.20元以内,远远低于每公斤1元左右的脱硫成本,并不能促使企业投资用于治理。例如:加拿大。
尽管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标准制定取得很大进展,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一些地方政府干预环保部门执法,批准建设短期经济效益好,但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小型水泥厂在建设中不执行国家“先评价,后建设”的规定,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合理布局和污染超标现象;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投资经常留有缺口或将资金挪作他用。
由于各地监测机构受到经费的限制,不能普遍开展对大气污染源的例行监测,从而削弱了环保部门对污染源的日常监督和管理。环保设施操作管理比较差,实际运行率低。许多项目尽管开工验收时可达标,但在实际运行中却超标排放。
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已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研究表明,在中国引起慢性障碍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仅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到1200亿元以上,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2%。大气污染严重的状况成为人们对社会不满的因素之一,甚至影响了一些地区的社会安定。与此同时,我国的大气污染程度也在国际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首都北京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这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国际交往带来不利影响。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又是《京都议定书》的签字国,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到2020年实现党的十六大会议报告中提出的小康社会目标以及人门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水泥工业的环保技术水平,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